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琐谈_高考语文复习方法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琐谈

发布时间: 2009-08-28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琐谈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三、前呼后应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里,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