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09高考:语文四大部分备考解读_高考语文复习方法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专家指导09高考:语文四大部分备考解读

发布时间: 2008-12-24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在很多同学眼里,语文是一门不值得复习的学科,因为似乎无论自己多么努力,成绩提高都不会很明显。况且语文又多为主观题,能否得到老师的认可这很难说,所以不少同学都不太愿意把精力放在语文学科上,然而语文在考试当中所占的比重却不能让我们掉以轻心。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单靠考试前的突击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或许还有很多同学梦想着在高考时超常发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虽然愿望很美好,但风险却太大。倘若能够及早准备,或许“语文考高分”的梦想实现起来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语文试卷的题型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是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这四大部分,下面我们就从这四部分入手,向大家介绍各部分的学习方法。

2008年河南理科状元刘鹏飞:日积月累学好语文

2008年河南理科状元刘鹏飞说,语文一直是自己的弱势科目,但他在高三这一年下了很大工夫,成绩很快就提高了。除了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走之外,刘鹏飞还看了很多课外书,遇到精彩的语段会把它摘到摘抄本上,每次考试之前都拿出来翻看。这些点滴积累都对他语文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基础知识

在语文考试中,最零散、最不好掌握的就是基础知识了。这部分既包含了拼音、成语、文学常识等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包括语病、连贯和仿写等需要深刻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技能。应该说,想在这些方面都不失分,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那么,如何复习这些零散的内容?状元们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要和我们一起分享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1)字音、字形考查范围越来越大

2008年的语文考试说明上有一个变化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字音、字形部分删去了“常用”限制,扩大了考查的范围,并增加了对语音文字的考查力度和难度,这也说明命题组越来越重视考生在字音、字形方面的考核。一直以来,这都是语文考试当中的第一道题目,原则上说,按照试卷的出题要求,第一道题目肯定是最容易的,得分率必然会高,但是结果却截然相反,第一题的正确率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这一方面是由于这部分题目涉及的范围实在太大,试题分值又不高,考生认为实在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去复习;另一方面,即使考生复习了,但也往往因为不得要领而事倍功半。事实上,字音、字形的复习并没有想象中复杂,虽然看起来庞杂无序,但如果利用零散时间不断记忆和巩固,攻破这一知识板块也就不在话下了。

我们先从字音部分说起。这部分需要掌握的字实在太多,在这里没有办法把每个字都一一标记出来,状元们给我们整理了四种最易读错的字,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2007年贵州理科状元高立力:日积月累把字音题搞定

2007年贵州理科状元高立力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般来说,在复习阶段老师们都会给大家发一些整理好的字音易错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同学们务必拿出零碎的时间把这些内容好好地记忆。现在也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大家可以选择一本比较优秀的辅导资料以帮助你迅速提升自己的字音辨析能力。这类内容没有所谓好的复习方法,就是要比谁记得更多一点,记得更牢一点。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字形的复习。首先要明确一点,高考试卷都是打印而成,所以应该不会出现错字,因为电脑的程序里没有错字而只有别字。因此,在我们复习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关注别字。

关于字形题,有些地区已经不再涉及了,但是要知道,如果在高考作文中写了错别字也是要扣分的,所以还是应该认真地准备才行。最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是不断地训练,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错别字,要经常练习,只有这样你才能记牢。同时,要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字所蕴涵的意思,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做字形题时就不容易出错了。

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2005年,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在创刊10周年之际,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这100个别字都是10年来出错频率最高的。据专家统计,若将这100个常见的别字纠正过来,现在出版物上的别字总量将减少一半以上。(括号中为正确字)

1.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啰)唆 50.蛛丝蚂(马)迹 51.委糜(靡)不振 52.沉缅(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规 55.大姆(拇)指 56.沤(呕)心沥血 57.凭(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亲(青)睐 61.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起 64.发韧(轫) 65.搔(瘙)痒病 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无恐 70.额首(手)称庆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题)名 74.走头(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犹)如猛虎下山 85.竭泽而鱼(渔) 86.滥芋(竽)充数 87.世外桃园(源) 88.脏(赃)款 89.醮(蘸)水 90.蜇(蛰)伏 91.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 93.坐阵(镇) 94.旁证(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热 96.九洲(州) 97.床第(笫)之私 98.姿(恣)意妄为 99.编篡(纂) 100.做(坐)月子

考生一定要明确,不管是字音还是字形,如果每天拿出几分钟来练习一下,就可以起到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效果。这样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生也无须在这个知识板块花费太多的时间。

(2)成语题的准确率取决于积累与经验

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由于该题难度较高,考生答题的正确率偏低,这是同学们最为头疼的难点之一。况且成语成千上万,谁知道在高考的时候考哪一个呢?难道做成语题就真的只能依靠数量上的积累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先从问题入手,看看同学们在高三备考的过程中,做成语辨析题的八大误区。

① 望文生义。有的同学仅从成语的字面意思上去判定其含义,实际上很多成语的字面义和本义相反或者无关。

② 张冠李戴。倘若你对成语的使用范围不明确,那就很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③ 不辨褒贬。有些成语听起来像表扬,但或许是批评;有些成语听起来像带有恶意,却或许是忠言逆耳。

④ 不合逻辑。语言色彩也对,含义也差别不大,但如果是逻辑错误,同学们就往往看不出来。

⑤ 叠床架屋。一些同学们不了解的生僻成语表达的意思往往和语句当中的其他词汇语义重复,造成语病。

⑥ 一知半解。有些成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如果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类错误就不好避免。

⑦ 古今异义。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

⑧ 忽视习惯。许多成语具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不可随意改变,在运用时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看完以上这八大误区你可能会感到很紧张,这不就是表明自己在做成语题的时候,某些方面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各类问题?这些问题在备考的过程中该如何避免呢?要知道,成语题的准确率完全取决于平时的积累和做题的经验,所以,平日里我们就应该对成语资料多多关注,经常复习一些经常出现错误的内容,用零散的时间记住其含义。同时,要把成语的考查点进行归纳和分类,这样能够让自己记忆的时候更加清晰,也就更容易记住。

近10年全国高考语文I卷成语考核汇总

2008年:探囊取物、量入为出、异曲同工、出人意表。

2007年:甘之若饴、蠢蠢欲动、沧海桑田、无足轻重。

2006年:一念之差、乐此不疲、拍手称快、功败垂成。

2005年:再接再厉、紧锣密鼓、取而代之、琳琅满目。

2004年:忍无可忍、相得益彰、顺藤摸瓜、差强人意。

2003年:捉襟见肘、未雨绸缪、自惭形秽、如数家珍。

2002年: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偃旗息鼓。

2001年:安步当车、颐指气使、车水马龙、蓬荜生辉。

2000年:汗牛充栋、淋漓尽致、洗心革面、左右逢源。

1999年:殚精竭虑、美轮美奂、炙手可热、一劳永逸。

(3)语病识别和语言连贯也很重要

每年的高考试题当中都会有语病检测题。《考试说明》当中也明确规定了必须学会辨析与修改的六种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总结的再具体点就可以分为:歧义、杂糅、赘余、偷换主语、多重否定造成混乱、倍数表示法的错误、成分残缺(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介词)、逻辑错误、搭配不当、主客体颠倒、对应不当、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或运用不当13种语病类型。

这实际上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至少你要先知道有哪些疾病,然后依据症状才能够确诊并对症下药。辨析和修改语病也是这个道理。上面的文字虽然枯燥,但是对大家来说,这是解答语病题的根本。不管高考试题如何变化,其病灶一定是在上面这13种类型当中出现,所以,只要我们把这13种情况记熟,然后加大训练量,就能够比较准确地解答此类题。

病句识别八大要点

病句的辨析基本是以判断正误的客观题型出现的。解答题目需遵循以下八大要点:1.留意句中的介词;2.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3.留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4.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5.留意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6.留意并列的短语和句子;7.留意句中的“是”字;8.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语。

选择题和填空题都会出语言连贯题。语言不连贯从某种角度上说,也属于语病的一种,只是并非那么严重。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调整之后,语句将会更加简明、通顺,阅读起来会更加顺畅。由于这道题的知识点更加隐蔽,因此会比语病题要难一些。

那么,做此类试题应该从哪些角度着手呢?我们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八个基本思考点。

① 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转换了话题,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

② 行文的照应性。做语言连贯主观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又要注意语义表达的前后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③ 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格式一致,既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顺畅性。

④ 分承的对应性。在行文中,前面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提起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相联。

⑤ 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要平实都平实,要生动都生动,要庄重都庄重,要简约都简约,要用修辞格都用修辞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脉的贯通。

⑥ 事理的逻辑性。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