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必须关注的十个问题_高考历史复习方法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必须关注的十个问题

发布时间: 2008-05-08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一、史学范式问题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它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的有机集合体。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整体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范式认为1500年以来的人类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主要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文明史认为人类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构成。(如四川卷第19—22题就是以整体史范式设计出国际组织作用题;第39题也是以整体史范式设计出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题。第37题第3小题就是以现代化范式设计出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化步伐及其影响题。)但在上述四种范式中,由于文明史范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包容吸纳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将历史上的文明与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人们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即文明史范式。同时,文明史范式对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影响也最大,必修课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实际是分别讲述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而选修课的六个模块主要是文明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展开,这样的课程体系决定了文明史必然成为高考(Q吧)历史试题的首选内容。综观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整卷的题目大多可以从文明史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既考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考不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既考中华文明史,又考中西文明的互相影响,涉及的内容很广。文明史范式已成为文综测试历史命题专家们采用的一种主导范式。2006年全国卷Ⅰ卷第37题就是从文明角度出发考查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以中华文明史为主题突出表现了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发展创新,从而彰显了要发展就要具有开放与吸收的理念。第39题“近代中国经济”也是以中西文明的碰撞为主线。2006年四川高考试题命题人之一冯一下在总结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时认为:全套试题对文明史范式的重视不够则限制了创新的力度。从而说明2007年四川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将以文明史范式为切入点。因此在2007年复习迎考时应注意以文明史范式构建专题进行复习,并不断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重新解读历史知识,教师也应注重按文明史范式选择和设计练习题。教师以文明史范式构建专题时可以参照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全部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历史教学内容。

(附:史学范式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范式提供新主题;新范式的基本概念为试题提出关键词。如传承、交流、融合是文明史范式的基本概念;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等是现代化范式的基本概念。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是整体史范式的基本概念;新范式提供新材料;新范式指导正确解答新问题。

中学历史课程已被定位为必修课、基础课和人文素养课。作为基础课,中学历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进行基本的能力训练,奠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不会也不应命制偏题、难题和怪题。作为人文素养课,新的中学历史课程重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力图让学生了解人类创造的重要的文明成果,以此充实自己的头脑,成为素质较高的文明人。)

二、王朝之间的变迁即历史上的过渡时期(社会转型时期)

(2007年四川卷第37题,就是以社会转型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隋唐、民国前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与变革。)

注重王朝之间的交替和变化,注重前后知识的比较,探究原因、影响。在方法上可以文明史范式(主要为三个部分: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为主进行思考。

1、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

(1)经济:春秋铁器、牛耕开始使用,战国推广;奴隶制经济逐渐瓦解,战国封建经济发展;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过渡。

(2)政治:分封制瓦解,郡县制出现;奴隶主贵族逐渐丧失政权,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逐渐确立其统治。

(3)文化:孔子、老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战国的百家争鸣大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的产生从根本上说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

通过对比得出其阶段特征是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2、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民族关系等各方面的变化。

(1)社会经济:北方经济经历反复地破坏与恢复,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2)经济制度:均田制、租调制的出现。

(3)政治制度: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士族制度发展并达到顶峰。

(4)军事制度:府兵制的出现。

(5)民族关系:出现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为隋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3、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变迁:

(1)政治:大一统到藩镇割据再到局部统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改变;相权继续被削弱。

(2)经济:宋元经济在隋唐繁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重心由开始南移到完成;(3)文化:由隋唐的繁荣到宋元的高度繁荣,尤其的市民文学的兴起与兴盛。科技在隋唐的基础上发展更为突出,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也更为突出。

(4)民族:唐与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方式和地位显著不同。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实行汉化的改革,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突出。

(5)对外:指南针在航海上普遍使用;由水陆并举向以水路交往为主过渡再到元朝水陆都较为突出的局面。

4、元、明之间的变迁:注重元、明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总结其变化的趋势及其认识。

5、鸦片战争前后的比较。

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等方面进行比较。

6、民国之前与民国的比较:注重以现代化范式归纳、比较其在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思想现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等的表现及其异同,探究其原因的异同。

(2006年北京卷第22、23题)

六、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1、历代对江南地区的开发问题。注重从利、弊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

2、历代对河流的治理。

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思考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可联系世界史中相关知识比较,如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环境问题。

4、城市化问题。某一个时代的城市化程度高或低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注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微型城镇(如唐朝的草市、明清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的蓬勃兴起);城市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5、人口问题。包括人口的增加(中国古代是农业发展的表现的原因之一);人口的减少(主要是战争与动荡的结果);注重人口流动及其产生的影响,包括国内人口流动(如:古代史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政府移民实边等)和国内流向国外、国外流向国内;唐朝以来华侨开发南洋;美国历史上的有关移民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