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名师手记之:政治篇(十六)_高考政治复习方法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2009年高考名师手记之:政治篇(十六)

发布时间: 2009-09-11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第十一讲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复习要点】

1.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知识归纳】

一、重难点:

(一)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比较

基本

特征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见证或表现不同

发展前景不同

联系

源远

流长

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1)汉字

(2)史书典籍

(3)包容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续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

(1)二者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博大

精深

侧重于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1)独特性

(2)地域性

(3)民族性

在新形势下,各民族文化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二)民族精神:一个核心加四个基本内涵

含义/地位

表现

作用

名言/典故

爱国主义

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它是民族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

团结统一

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拥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是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表现在方方面面,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这种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在祖国面临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土尔扈特东归等,

爱好和平

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处、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是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不仅表现在与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和平崛起,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礼仪之邦等

爱好和平

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处、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是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不仅表现在与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和平崛起,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礼仪之邦等

勤劳勇敢

是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是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宝,是兴国立世之本,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

自强不息

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是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

作为中华民族内在气质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联系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节;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最重要的是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四)正确把握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1.区别:

(1)中华文化是指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

(2)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3)中华民族精神是指在五千多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2.联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