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严重 家长千万别给孩子乱吃“聪明药”_家长必读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副作用严重 家长千万别给孩子乱吃“聪明药”

发布时间: 2008-01-30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罗晓明主任医师最近被惊出几身冷汗,因为短短十几天里,他已拒绝了5名要求开出“聪明药”的孩子家长,这些家长开药,都是给即将参加今年中考和高考的孩子准备的。

医生从未听说过“聪明药”

罗晓明是从一位姓刘的家长那里,第一次听说“聪明药”的。

“我从事儿科多年,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什么‘聪明药’”。罗晓明断然拒绝他的开药请求。

姓刘的家长见罗晓明不肯,苦苦哀求:网上、报纸上都在说,吃了它,孩子成绩能提高,它不是聪明药是啥?巧的是,健康时报特约记者日前接到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王先生的电话,也是为了给孩子找“聪明药”。王先生的孩子今年念初三,元旦前4天,老师告诉王先生,孩子成绩很不稳定,上课精神不够集中,比较好动。若是在最后两三个月抓一抓,成绩有可能冲上去。

王先生的同事给他出主意,何不吃点“聪明药”试试?并介绍说,他亲戚的孩子也是这种情况,吃了“聪明药”挺管用。同事把“聪明药”的药名写在纸上交给他:利他林!

让王先生没想到的是,搞“聪明药”并不顺利,一连跑了省市三家医院都吃了闭门羹。理由是此药为兴奋中枢神经药物,医院不能随便开。

心急之下,王先生打电话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记者,但是当记者劝王先生坚决不要给孩子乱服药时,王先生却说:“哪种药没有副作用?感冒药的副作用也不小,你吃不吃?现在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定下心来,让学习成绩上去,这才是硬道理。”

“聪明药”是治多动症的处方药

这种家长们口口相传的“聪明药”,究竟是什么呢?记者采访专家得知,利他林属中枢神经兴奋剂的西药制剂盐酸哌甲酯片,是一种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的神经类药物,服药后可以让孩子的精神高度集中。

但利他林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药品,即便医院处方也要限量,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决定用药的剂量。

据罗医生介绍,家长所要开的“聪明药”,还有另一种同样属于神经抑制类的西药——“莫达非尼”,有人称其为“不夜神”,一般用于治疗嗜睡症和睡眠呼吸暂停。“莫达非尼”同样属于处方药,它与“利他林”有类似的功能,在使人镇定下来之后变得精力集中,还能使短期记忆力有所提高。

但是无论吃其中哪一种“聪明药”,要想大幅度提高成绩,都是不可能的。更可怕的是,服用利他林会产生胃肠道不适、嗜睡、心慌、心跳加快等副作用,严重的会影响中枢神经。本来考生在中考、高考时就精神压力大、神经紧张,再服用这样的中枢兴奋药物,可能让考生兴奋过度,甚至狂躁;长期服用还会产生成瘾性。

莫达非尼的副作用较少,主要包括失眠和食欲减退及过敏反应等。但专家指出,莫达非尼的用药安全性,到目前为止,还缺乏长期的跟踪观察,尤其对儿童尚缺乏应用经验的相关数据和调查。

多年从事儿童生长发育临床研究的北京儿研所内分泌科主任汪伶伶主任医师直言,所谓聪明药无疑是欺人之谈,最多是某些人的虚构和假设而已。药物岂能替代人正常的智力开发和生长发育。

记者调查:

在北京朝阳区,记者走访了10户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眼下即将中考或高考的学生家长,向10位家长提出3种假设:

一、如果有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智力开发药物,又没有副作用,家长是否愿意给孩子服用?

二、如果这种药能帮助孩子,但是有副作用,是否还服用?

三、药物本身的作用是治病的,而不是用于提高学习成绩的,即便提高成绩只是一种冒险的可能,是否还愿意,让孩子吃药?

结果对第一种假设,10位家长全部表示愿意。对第二种,5人回答,即使着急也要慎重,5人回答听医生的。对第三种假设,有两人希望试一试。

通过这个小调查可以看出,对于“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来说,像“聪明药”这样的东西还是很有市场的。令人欣慰的是,记者调查了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医院、药店及学校,还没有发现有家长在给孩子服用所谓的“聪明药”。

也就是说,人智力的提高除先天因素等原因,主要起决定因素的要靠自身的主动性。对于一个不善用功的人来说,想通过吃药或其它手段达到聪明,不符合生命存在的基本逻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