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四大行为偏差_家长必读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孩子的四大行为偏差

发布时间: 2008-01-25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多年全国各地考入北京大学的高考状元中的32人进行了调查,总结他们高考夺魁的经验,调查结果显示:高考考的是两种能力,一是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二是心理素质。专家认为:心理素质提高了,考试才能正常或超常发挥水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对800名男性进行了3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的20%与成绩最小的20%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曾追踪研究了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经过30年的追踪研究之后,发现这1500名超常儿童中有的成为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有的却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对这两类人智力和人格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他们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于心理素质因素,即:在意志品质、自信、自强、谨慎的品格、坚持性和抗挫力方面具有巨大的差异性。

青少年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促使青少年常常在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诱导下,不可避免地产生偏差行为,这是青少年在过渡时期所遇到的重要的发展课题之一。当今,青少年各种偏差行为以及对这些偏差行为的控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常见的青少年偏差行为可分为下列四类:

1、外向行为问题:包括逃学、离家出走、不合作、抵抗、不守规矩、撒谎、打架、偷盗、捣乱、欺负弱小、搞破坏等等。

2、内向行为问题:包括胆小、消极、不合群、不敢表示自己的意见、过分依赖、白日做梦、焦虑反应等等。

3、学习适应问题:成绩不理想,而非智力因素所造成,包括考试作弊、不做功课、投机取巧、粗心大意、偷懒、偏爱某些功课而偏恶某些功课、学习成绩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

4、焦虑症候群:由过度焦虑引发:坐立不安、发抖、表情紧张;由焦虑引发的消化系统与循环系统的机能障碍导致:呕吐、肚痛、头晕、心胸不适、全身无力等;由焦虑引起的强迫思考、强迫动作等等。

青少年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正是通过偏差行为所带来的挫折和教训等才不断地发展和成熟的。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这个角度看,作为父母,如果发现您的孩子出现了某种偏差行为,您并不必为此而过于担心,而是应该积极地加以疏导和纠正。这是一个非常关键时期,因为,如果此时纠正及时、有效,孩子可能会朝着成熟有一个飞跃;如果此时纠正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孩子可能就会从此越走越远。

李开复博士原为微软副总裁,现为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很多IT专业的大学生对他又崇拜又好奇。李开复归结自己职业生涯的成功为:融会中西的背景,即“中国美德+美国人的做事方法”。他说,父母教育他要以诚待人、要谦虚,这使他受益终生。同时,美国的教育又使他保持了积极的心理素质,能够抱有好奇地大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大学一年级时我学的是法律,一年后发现自己不适合,于是转向计算机专业;读研一年后又改变研究方法向,”李开复说,学会放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素质。英国著名文豪狄更斯曾说过:“一个健全的人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这句不朽的名言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你的孩子心理素质强弱决定了孩子今后会有什么样子的人生。

提请爸爸妈妈们注意,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如同重视孩子的分数一样重要。它是一个人能否取得人生成功的关键。它是一种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是一种可在顺境和逆境中穿梭自如的能力。心理素质所能决定的东西远远不止人生的成败,它是使一个人富有一生的资本。一个不畏失败执着于成功的人,其心理素质必然十分优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