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三万新生不报到 高校学子为何考而不上_各地资讯动态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时评:三万新生不报到 高校学子为何考而不上

发布时间: 2007-09-07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新学期开学,高考如愿以偿的学子们纷纷报到。谁能想到,还有数以万计被录取的新生,竟然放弃了十年寒窗、一朝拼搏的成果,考而不上呢?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仅2005、2006年两年,就有33884名高考录取新生没有报到。他们是因为家境贫困无力支付学费而放弃吗?不是。记者采访的答案是,他们或因没有考取自己的志愿而弃学,或因调配的学校、专业不理想而拒绝,有的仅仅因为被本省高校录取而放弃。

因为落后,因为贫困,农家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太希望借助上大学的途径改变命运了。学校、专业不理想,毕业后找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使他们选择了放弃;被本省高校录取,最终可能还是摆脱不了“欠发达”的地域,缺少个人发展的更多机会,所以他们选择了放弃。

对“考而不上”学子们的心理或可理解,但不可迁就。在甘肃这样的欠发达地区,三万多名被录取的新生放弃报到,意味着那里有限的教育资源被浪费了,意味着当年还有三万多名因招生计划所限没被录取的考生权益被侵害了,意味着甘肃来年高考凭空增加了三万多名考生,还意味着许许多多为高考服务、忙碌的人们做了无用之功……种种负面效应,相关人士、相关部门、直至政府决策机关,不能不给予重视。

有人说,国家招生计划分配给欠发达地区的“好高校”名额太少;有人说,甘肃的高校录取率在全国最低,学生上大学太不容易。这些理由似是而非。招生计划或可商榷,而既然上大学不容易,为什么还要选择放弃?问题的根子不在计划,不在录取率。

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如何定位?是鼓励更多的学子学有所成,致力于改变家乡面貌,还是吸引他们远走高飞,到沿海去,到大城市去?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现实情况却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乃至高考都与全国统一地“绑”在一起,也设立“重点班(校)”,也培养“尖子生”,为的是与沿海发达地区一比高低,更鼓励学生们离开农村,奔向城市。这样下去,指望谁来改变贫困、落后?又怎么能够制止“考而不上”的事情发生?

贫困地区的教育体制、结构,培养方向、目标都需要从实际出发,做有针对性的调整,着力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知识技能、适应改变农村现状需要、有志于在落后地区干一番事业的人才。地方政府为此应该提供强有力的财政倾斜和政策扶持。

至于学生的求学、就业观念,已多有论述,无须赘言。想补充的是,学生的观念不是先天的,是受客观影响的,是教育的结果。政府、学校、老师、家长都有责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求学、就业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