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附中高三女生获小行星命名权(图)_示范高中资讯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北京:人大附中高三女生获小行星命名权(图)

发布时间: 2011-08-24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今年5月,在美国洛杉矶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颁奖现场,有一位秀气的北京女孩凭借她的基于风洞试验的昆虫及仿生翼流场特性研究一举拿下物理和天文类的一等奖以及其他3个专项奖,并且还获得一颗小行星的命名权。

该赛事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高中生科学竞赛,有青少年界的小诺贝尔奖之称。而获得小行星命名权也是一项很崇高的国际荣誉。

她就是来自人大附中高三9班的施轶萌。

刚进人大附中时,施轶萌就对校园里那些魔术般的科技展览特别感兴趣。当很多同学参加电影社、学生会、模拟联合国等社团时,她却选择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刚开始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知道昆虫是怎么飞的。施轶萌说。实验室老师也觉得这个实验有资源可以帮助她实现。就这样,施轶萌开始了这段不平凡的实验之旅。

在实验之初,遇到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是如何能拍摄到昆虫飞行姿态,怎么固定昆虫,以便观察昆虫翅膀运动时的气流变化。她尝试过用大头针固定、用丝线拴住虫子、还有用玻璃罩,可是都不行。最后通过阅读文献才知道有风洞这个东西。经过思考,我自己着手设计了一个长3米3的风洞。关于风洞制作过程,施轶萌表示设计制作有点复杂,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似乎也吃了点苦头。

我觉得自己基本是在享受过程,所以也不觉得累,能学以致用地把书上的知识用到实验中我很快乐。为了这份快乐,高中三年,施轶萌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份,施轶萌获知自己被保送到北大。之后的施轶萌,更加专心地投入到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准备中,阅读英文文献、钻研专业书籍、翻译研究日志、准备比赛

施轶萌讲,她的实验并非一帆风顺。实验也有做不下去的时候,当时就去看书,查找文献,各种各样的有相关理论的、实践的,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看不懂就问老师,他们一直都在。

在去美国参加比赛前,施轶萌心里还直打鼓。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能否面对评委的问辩,不是母语,怎么说都会感觉不利索。于是她去找学校的外教请教,并坚持把自己所有的研究日志都翻译成英文。她说,自己翻译了一遍,跟别人交流起来就更熟练些。

面对目前取得的荣誉,施轶萌显得低调平和。没有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不会有我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她说自己很感谢学校能提供给她这样一个能把她的奇思妙想转化到科学实证的平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