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成通:审慎适时坚决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图)_各方评论_文理分科-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龚成通:审慎适时坚决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图)

发布时间: 2010-01-18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审慎适时坚决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反对文理分科是我对现实生活感性认识的思考

我国的中学教育长期以来实行文理分科,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巨大的悲剧。

我长期以来,之所以一直反对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科教育,主要是因为长年累月从事工科学生的教育工作,所接触到的大学生全是学理工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具有必须具备的基本文科知识,特别是阅读与科技写作水平,更不要说文学及史、地常识了。

批阅他们的数学作业本,除了纠正数学上的错误外,还要像批改作文一样,从病句、错别字及用错的标点一并纠正。批阅数学试卷时,常常会感到学生的想法可能是对的,但是表达得却是错了,在数学思维的逻辑上前因后果是不允许颠倒的,扣分似乎很冤枉,但一切都在数学标准的情理之中。

理工科学生竟然对数学应用问题特别头痛。其实我们一般教材上作为基本要求掌握的应用问题,其物理背景和其他实际背景都是很简单的,只要正确理解了题意,在运算上比其他任何问题都要容易。但是大家一看到一长串文字叙述,脑袋上就开始冒汗了。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最近阅读一些新出版的考研辅导教材,我总觉得实在很累。在我的想象中,首先作者自己写得也一定很累,其次高等数学的内容本来就不是很直观,写得又是不流畅,怎么能让青年学生轻松看懂?

一些数学教材或考研数学辅导资料里,很多有关应用题的表述,也都极成问题。遇到我是会猜谜的,还可以勉强去猜猜、想想、试试、解解,帮学生进行答疑,而大多数学生不会猜谜,麻烦就大了。

文理分科,理工科学生是最大受害者(白岩松、郭敬明等指出:文理分科,文科学生也是受害者,对此我尚没有很深的体会)。

文革前,高中教育文理不分科,人才素质是有目共睹的。

文化大革命前,中学教育文理不分科,按统一规格培养。到毕业时,才按兴趣志向去分科填高校、专业的志愿。同时,高考的命题、阅卷、录取也按文理分科分别进行。

人才的素质是有目共睹的,有人总喜欢举几个例子来否定文革前文理不分科的十七年,例如支持文理分科的人们一开口总是举陈景润的例子,我就不太明白了,陈景润是文理不分科年代培养出来的数学家,举例者能以此来说明文革前文理不分科的十七年很失败吗?,素质很差吗?

当然要找出几十个,几百个文化大革命前,文理不分科,按统一规格培养毕业出来的窝囊废,并不很困难。

当然要找出一批文理分科后的精英人杰,也是很容易的。

当然,主张文理不分科,统一培养的一方,也不能意气用事,以个案例子来得出任何结论。

文革收场,百废待兴。急功近利,可以理解。文理分科,解了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

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全国上下,百废待兴,整个社会都迫切需要快出优秀人才,多出专业人才。轰轰烈烈、雷厉风行出炉的大学少年班和高中文理分科等名堂,也是出于这种正确的思考。

即使从现在看来当时的文理分科有点像是折腾,但更客观地说,这更是在当时人才培养工作停顿了11年后的当机立断。这个折腾是在特殊时期下,根据特殊动机,制定的特殊策略。

而这个特殊策略确实也取得了特殊效果。少年班、文理分科确实是很快地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也确实较快地弥补了文革期间在人才培养上的空白。而且经过这几十年来的摔打,他们已经逐渐成为了今天社会的中流砥柱。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文理分科违背了教育的科学精神。

经过时间的考验,文革以后实行文理分科的高中教学模式急功近利的弊病,显示得更明显了。

这个文理分科,已经完全不同于当年快出优秀人才,多出专业人才迅速填补文革11年人才培养真空权宜之计的初衷。于今,文理分科已经演变为放弃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悲剧。

我们不能永远为升学率而教育,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文理分科培养模式的根本缺陷他使教育严重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正确轨道。已经并将继续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隐患和潜在性危机。

固然社会需要一大批专才,但是需要得更多的是通才。与对通才的需要相比,对专才的需求其实是极少的。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培养出更多有专长特色且文理兼通的人才。

理工科学生没有基本的文史知识,缺少必要的文化底蕴;同样,数、理、化可以教会文科生格物致知,文科学生如果不懂物理如何能明事理。

狭窄的专业知识是难于产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面对钱学森之问,教育首先要反思。

即使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应该根据社会科学发展对通才的要求,厚基础只是、宽专业口径,将专业划分的边界模糊化。

大学阶段的通才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为高中文理分科擦屁股的。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培养模式,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前提,深入研究整体配套改革,审慎跨出取消文理分科第一步。

现在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声音好像不是很强,阻力似乎不是很大。其实,这一步真要成功地跨出去,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学生和家长对取消文理分科主张的观望和担心是有充分理由的,这不能被认为是消极的态度。

据说有地方实施过取消文理分科试点,最后失败了,又恢复到原样了。这种光牵一发而不动全身的运动,所产生的痛苦是可以想象的。

领导心血来潮说改就改,匆匆忙忙论证后就上马,一觉睡醒了觉得不妥或者换了一茬领导,再重新归零复原,动动下巴很容易。被弄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的是老师、学生和家长。

与其如此这般的来来回回反复折腾,最后重又回到原地,还不如脑子冷静地先想想清楚,暂时先按兵不动再说。

历史上太多的所谓变革,已经把人们折腾得都够苦的了。如果没有配套的整体改革措施(例如教学内容与大纲要求、毕业考试与高校招生制度),那么取消文理分科必然又是一场折腾,我们的教育还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

现在的所谓新课标可以说完全是为文理分科服务的,当然是完全不适应在取消文理分科后再使用了。

将来的高中教材必然要全面重写。基本面要拓宽,深度要大大减浅。譬如说现在的中学数学,中学数学的面没有铺开(例如极坐标、参数方程),却拼命往大学数学方向的深度去挖(譬如导数,概率),实在没有必要。

教育评论:文理分科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毕晓哲:取消文理分科是对高考模式的倒逼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