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1年高校招生门 生源大战由暗转明_院校动态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盘点2011年高校招生门 生源大战由暗转明

发布时间: 2011-08-18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南科大罢考门

45名学生甘当小白鼠

在新中国高考史上,这绝对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来有一天或许也应该记录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这一天是2011年6月7日。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全国高考第一天。当天,该校布置了两间教室作考场,然而,截至上午9点半,没有一名南科大学子走进这里。

此前,校方称,收到行政部门下发的文件,该校录取的45名学生,按教育部的要求必须参加高考。据理力争却无效的校长朱清时不得已选择了回避,让学生自己作选择。

点评:早在创建之初,南科大就被寄予了高校改革的厚望,希望教授治校,让大学回归本位。而来自全国的45名学生,甘愿当小白鼠,冒着失去国家承认文凭学历的风险,放弃高考直接就读南方科大,其学生及家长的勇气确实让人敬畏。被舆论称为南科大黄埔一期的45名学生,湖北有两人。

尽管此事最终不了了之,但中国高考改革呼声之高,高考改革难度之大由此可窥豹一斑。

复旦交大电话门

生源大战由暗转明

举行校园开放日,高额奖学金,填报志愿前,派老师甚至院士到中学讲座,拦截状元填志愿,甚至互相诋毁为抢优质生源,高校之间一直在暗暗交劲。然而,今年的复旦、上海交大的电话门,让学校的生源大战由暗战转入明战。

今年7月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在学校网页上发声明称有李鬼假冒复旦大学在部分省骗学生改志愿,并宣布李鬼很可能来自上海某理工类高校。接着,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在转发该微博时更是直称是上海交通大学所为。

复旦告诉媒体电话门的一些细节:今年高考成绩发布后,复旦在广东、云南等省的招生小组曾与部分考生签订协议,这些考生不久后便接到一个电话,有人以复旦招办老师的身份称与他们签订的协议无效,随后,考生们又接到了另一所名校的电话,表示愿意与他们签订协议,于是,这部分考生修改了志愿,放弃了复旦。

7月2日晚,上海交大招生办网站也发出一份声明,称有关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部分言论和报道影射了该校,对其声誉造成极大损害。声明称,上海交大招生工作实施的是阳光工程,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对一切捏造事实、诋毁该校的行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眼看两校就要大打出手,结果事情很快戏剧性结束。原来,教育部主管部门直接出面干预,两天后两校各自将学校网络上的声明撤下,事件逐渐平息。

点评:高考前高校就开始了生源大战,填报志愿时更是进入白热化,为了揽到优秀生源,各校使出浑身解数。电话门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诚然,有市场就会有竞争。但健康的竞争应该是光明正大的,不能以挖墙脚甚至是互相诋毁来达到目的,尤其是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更不能沦落为市井小贩般与人对掐对骂。说到底,高校的竞争最终还是要靠各自的办学实力。

安徽高招鸽子门

预录取协议成了废纸

今年高招,对安徽7个考生家庭来说,遭遇了最悲剧的黑色7月:被南京大学放了鸽子,导致他们成了高校抢生源的牺牲品。

事发地为安徽省老牌省级示范高中无为中学。高考结束后,南京大学招生办的老师来到无为中学,鼓励部分高分考生报考南京大学。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南京大学和7名考生签订了一份预录取协议,承诺第一批次A志愿填报南京大学,学校就能保证录取她。这份协议一式两份,还盖上了南京大学的公章。

面对南京大信誓旦旦的承诺,再加有这样一份预录取协议,这7名考生就没有考虑其他学校,直接填报南京大学,并且后面的学校志愿也是随手填报的。

结果却是,他们全部被放了鸽子。原来,最终录取显示,南京大学在安徽招生的最低投档线是648分,这7名学生的成绩都在645分到647分之间。尽管当时已经签订了预录取的协议,也给了承诺,这7人没有一人被南京大学录取。

安徽省教育厅对此事回应道:从教育政策上预录取协议是不被认可的,但是考生可以以个人和南京大学签订的录取协议作为一种契约,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权益。

尽管当地教育部门出面谴责,校方也表示歉意,最终都无法改变这7名考生落榜南大的事实。

点评:预录取协议,是考生在正式填报志愿之前,与高校签订的一份承诺书。高校要考生第一志愿填报,同时许下承诺保证录取,这是高校抢生源的又一招。

不仅是南大,许多重点高校在填报志愿前,也作出类似承诺,主要是为了抢优质生源。而往往工作做过了头,承诺过多,最终造成生源扎堆,少数签了预录取协议的考生于是就被挤下来了。这种极其自私的抢生源行为,最终害的是考生。

高校抢生源过程中,如何能保证自己的优质生源,同时又不以牺牲考生利益为代价,这考量着每所高校的招生水平和道德准绳。

通知书搭车门

收到强制消费大礼包

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不再只是一纸通知书,而是摇身一变,变了一个大礼包:除了录取通知书,还有电话卡,银行卡等等。这两年来,不少高校都陷入通知书搭车门,有些高校无辜,有些高校却是心知肚白。

录取通知书里面竟然有1张电话卡和一张建设银行卡,觉得有点囧啦。学校这是在帮移动公司和建设银行做生意啊!来自广东清远的一名准大学生阿生,前几日收到广东某知名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马上在微博上广播。

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不少考生被高校录取后,收到的录取通知书里面都多了附属品,这样的现象引得众学子直呼杯具。

通知书搭车门引起不少考生家长反感。今年6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紧急发出《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明确要求电信运营商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以达到独家进入校园提供通信服务的目的,也不能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手机SIM卡或UIM卡以及业务宣传资料,这样的行为将被判处违规等条例。

然而,规定只是规定,目前,仍有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手机卡。

点评:录取通知书里名堂多,有些是高校与运营商达成的协议,有些则是投递时动的手脚。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无非都是利与益。更有甚者,高校与运营商勾结,将手机卡、银行卡与校园消费捆绑在一起,强制学生使用某一品牌的手机卡、银行卡等等。

堂堂高等学府,不思如何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而去考虑蝇头小利,实非中国高等教育之福。

编者按:这是一年一度的国产高招大片,观众至少有数千万人,主角只有两个,高校和考生。从南方科大45名学生的拒绝参加高考,到复旦等校陷入招生暗战的电话门,再到部分学校遭遇零投档,今年的高招大片可谓精彩纷呈,热闹非凡。

随着四批二的录取进入尾声,今年的高招大片即将退出上映档期,为此,本报特在今明两天对今年的大片进行盘点总结,希望以后的高招更加阳光,更加公平公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