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更名方式梳理 揭背后的利益驱动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高校更名方式梳理 揭背后的利益驱动

发布时间: 2016-02-16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最近的高校朋友圈热闹异常!争创双一流大学、京校外迁、高校更名。无论是哪一个都牵动着很多人的神经。创建双一流大学能否对得起高校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期待和决心?京校外迁疏解非首都功能,原汁原味的高等教育如何保障?高校更名是否可以一改而脱胎换骨,实现高校与学生的双赢?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仍在不断的试错与尝试中前行。

前段时间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因四川医科大学的简称川医,容易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前身(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的简称 川医相混淆,而遭到四川大学官方以及校友强烈反对。并向教育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针对四川大学的复议申请,教育部于1月26号公布了处理结果:同意四 川医科大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未曾想本要一锤定音的纠纷却突然又出现波折: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官网发布一份声明,对教育部最新的决定表示反对。认为四川省泸州医学院在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未果的情况下,再次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此行为严重侵害西南医院和西南临床医学院相关权益, 予以坚决反对并向教育部提出行政复议。

还是2016年1月26号,同一天,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发布了《关于2016年教育部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本轮共有39所高等学校的设置申请获得通过,其中:中东部地区高等学校29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9所,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1所。

其实,高校改名热已经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至少有18所高校申请改名,大多从学院更名为大学。而相关数据显示,过去5年国内有257所高校更名。在教育产业化、高校市场化的今天,部分高校为了抢生源也是蛮拼的。除了我们常见的各种宣传宣讲,上电视之外,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升级校名,更改专业名。事实证明,升级校名对招生并非绝对有利!在改名大潮中,有的高校改对了,成功升级;也有的高校不仅逐渐丧失原有特色,招生也受到了影响。

成功案例如北京科技大学,前身北京钢铁学院,以钢铁工业为特色。曾培养出许多杰出校友,如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北 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随着时代发展,钢铁工业显然不符合市场需求,遂改名为北京科技大学,时至今日,北科不仅在材料、冶金、矿业等其原有专业中依旧保持强劲 实力,而且其管理、机械、计算机等专业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不成功案例如长安大学,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以公路、地质、建工专业广为人知,称霸高校朋友 圈。改名之前的生源一直不错。但是改名后,原有的专业特色却不为人知,甚至有不少考生家长都认为这是一所三本院校。

除了上文提到的这种校名向高大上靠拢的改名方式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更名方式:

1、由学院更名为大学。学院派挤破脑袋想要升级为大学派,希望成为真正的university,而不是college。像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名为河北地质大学。

2、专升本。由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学院,基本上是从专科升为本科的学校。如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3、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脱钩,独立成为民办学校并更名,这一类的大学更名更为花哨。如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更名为晴川学院。

无论哪一种改名方式,对于高校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档次上去了,生源就好了,就业也不愁了,科研经费也有了,再也不用追在政府屁股后面哭穷了!这是在实然层面上的分析。在应然层面,高校刮起的这股改名之风真的就是合理的,必须的吗?扩大生源的途径就要靠这种花拳绣腿,表面功夫?唯大唯上不唯实,求高求前不求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病态写照。教育本是一片纯净的沃土,却被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浮躁风气玷污,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便是高校更名潮,合并热。也是 在这种急功近利的风气中,高校对于校名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专业特色置若罔闻,偏面追求一时的招生与就业成绩,殊不知,这种舍本逐末的发展最终是以牺牲教育的良性发展为代价的。

这一点上武汉纺织大学就值得尊重和反思。1958年建立的武汉纺织工学院,于1999年改名为武汉科技学院,不久前,再次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2000年前后,全国以纺织命名的高校先后更名,去纺织化。有专家认为,该校重新以纺织命名,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是学校对特色专业自信的体现。为此,武 汉纺织大学也有了她的追随者河北地质大学。

不过,这两校校方的理性回归和自信表现可能会使得部分冲着所谓高大上的校名而去的学生和家长感到失望而郁闷,怎么学校又改回土老冒的校名呢!

高校改名,对于考生而言,可不是一件容易辨识的事情了。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科技大学、信息科技、信息工程、理工大 学、工业大学。简直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尤其是在高校更名方式更加多样的今天,如果不做足功课,很可能会二本成绩进入三本院校,或者专科院校。 所以在高校更名热的背后,掌握核心的报考理念就更加重要了。

在长期的学生升学规划和高考志愿指导过程中,我们接触过大量对高校校名过度迷信的考生与家长。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个案例便是:一位外省的考妈,在为儿子填报志愿过程中,弃北京工业大学,而选择北方工业大学。报考理由竟然是因为北方工业大学名字听起来更大气一些。高校也正是迎合了考生与家长这种唯名是 瞻的心态,而纷纷想要改个更大气的名字。您知道位于山东烟台的鲁东大学,其前身只是烟台师范学院这样一所普通的师范院校吗?您知道华北科技学院前身只是 一个专科院校吗?在报考之前,充分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便是我们广大考生与家长应对高校更名热潮的良策!任凭高校怎样改,怎样合并,将高校的前世今生了然 于胸,便等于掌握了报考策略的精髓与脉络。报考之前,了解高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轨迹、院系设置、优势学科、就业质量等信息都可以对目标院校进行有效的验 明正身,完美的志愿方案也将会呼之欲出!

在这样一个凡事都要拼一下颜值的年代,高校也在通过更名的方式不断刷新自己的颜值。作为高校更名的利益最直接相关者,我们广大的考生与家长在未来选择目标院 校时,要像选择未来的伴侣一样,擦亮眼睛,多观察多研究高校的家世背景和前世今生,在看颜值的同时,更要好好研究内在和涵养,唯此,未来的牵手才会是幸福而又长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