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急功近利 热门专业就业遇冷_报考技巧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专业设置急功近利 热门专业就业遇冷

发布时间: 2006-12-21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4年前,许多学生为考上法律、财会、计算机、文学等热门专业而欣喜,4年后,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早已“黄花”不再,昔日热门专业由于供求失衡,找工作成了难题。

应届毕业生丁林4年前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当时觉得就业面宽,可谁知近几年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这一专业,毕业时竞争激烈,至今还没找到工作单位。

一名教育界人士对记者说,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的不足恐怕才是更需要引起重视的。

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新专业猛增。据业内人士透露,高校增新专业基本上分几种类型:

一是生源捞取型:新专业就是为了多招学生,结网捕鱼,所以这张网织得越大越好,网眼越密越好,尽可能多上专业。学校普遍喜欢上投资少、见效快、靠几本书、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应付的“软专业”,而对像工程技术、数控机床、机械电子等需要上设备、上仪器、投入比较大的“硬专业”一般不“感冒”。

二是分散就业压力型,学生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专业,会人为造成就业压力过大,所以部分学校将专业设置化整为零,目的是自我减压,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

三是历史依赖型,主要以原有专业为基础。

四是市场导向型,市场上什么专业热门,就上什么专业,而不考虑就业形势。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鹿立的一项研究表明,近年来高校许多学科毕业生增量有了明显的变化。2004年与1990年比较,工学专业毕业生由19.58万人增至81.21万人,年增长率达到11%;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由8.97万人增至49.47万人,年增长率达到13%;法学专业毕业生年增长率是所有专业中增速最快的,14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当前文、史、哲、教、法等专业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鹿立认为,高校是自主办学主体,专业设置应该面向市场,当前专业设置过多过滥过于急功近利之风急需刹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