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女儿的高中三年 留下的几点经验及教训(二)_家长必读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回首女儿的高中三年 留下的几点经验及教训(二)

发布时间: 2010-10-14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本文转载自杨梓的博客 点击查看原文

(二)不屑于自主招生那就是拱手放弃一次机会

现在的孩子辛辛苦苦上高中,就是为了高考取得好成绩能上理想的大学。

在大陆,那高考分数的竞争可是相差1分就有可能是天壤之别的差别,虽然那1分并不是说你比高你1分的同学差到哪里甚至你可能还要比别人优秀,但高考录取那是只看最后的高考成绩的,当然平时做好了其他准备再利用好高考成绩也是可上理想大学的。比如说自主招生制度。

就说女儿高三时面对自主招生的态度及我们家长的做法,现在看来真是大错特错。

女儿平时的成绩如能正常发挥上人大不会有问题,所以女儿当时对人大以下的其他学校的自主招生都不屑考虑,如果向上摸高只有北清可以考虑,可北清的自主招生指标在学校领导那。女儿高中几年,作为家长我从没找过校领导,也根本没想过去找校领导要北清的自主招生指标,临近自主招生报名时也没做任何准备和努力,最后可想而知是没有获得校方推荐的北清自主招生指标;也没想过自荐报北清,其实之前北清招生组去华一考查时女儿两次都有幸被考查,只是我们家长没有信心没做工作完全放弃了机会。最后的结果是当时女儿班上就有同学平时成绩远不如女儿也获得了北大校方推荐的自主招生指标的,也有自荐通过清华的自主招生初审的,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她们当时都做了一番努力,到现在不会像我这样后悔不作为吧。

还有就是我天真地认为以女儿的实力,高三时稍微用功一点,不用自主的指标也有考上北清的可能的,当时想的还就是要用裸分证实女儿的实力。这一想法现在看来真是大错特错了,裸分和10-30的加分那可是有决定命运的差别的。再就是谁能又完全保证你高考时绝对正常发挥呢,不说女儿,就看当时她的理科班的同学,那平时每次大考小考总是前三的,最后的裸分也有没过北清分数线的,要知道在华一理科平时成绩在前50都是上北清的对象,就不要说每次都前三的了,可高考成绩下来偏偏就出人意料。世事难料,凡事多做些准备总是要好些的。

我记得我当时怂恿女儿报过人大的自主招生,女儿对其自主招生的专业不太满意,再就是我们没作任何准备,在资料中只寥寥数语写明了女儿是通过自己的实力考上的华一的专线生,在华一时成绩优秀,自认为华一的名校效应,以女儿平时的成绩应该没问题,可最后的结果居然是没通过初审。可见是否准备充分那也是有决定性的差别的。要是当时我们事先准备一下,搜集整理包装一些女儿从小到大发表的各类文字作品,包装包装她在高一时编导的话剧作品及当时的获奖效应,展示一下她从小到大获得的电子琴钢琴等各类比赛奖章,说不准女儿就过了人大自主招生呢,就算以女儿高中时代最差的成绩即高考成绩如果有自主作保障,女儿也是可上人大的!

由于女儿的态度及我们家长当时的不努力不作为,女儿最后是连人大都没想过去填报当然没上成了,最后投档线下来女儿的成绩也只差那么一点点,遗憾!可见平时的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多一次机会在关键时刻又是多么地难得。

就说女儿在得知考砸后自认为绝对可上的保底的大学,M大,当时女儿只是在高考成绩出人意料地差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排排自己在全省文科的位次,总认为十拿九稳可上那学校的,填报志愿时还自动做了妥协,放弃了她最想上的会计专业填了财务管理,居然在超过其投档线8分的前提下、在其校方2010的招生简章里写明只要服从调剂不作退档处理的前提下也被退档,真是郁闷到家了。高考可真是女儿上学史上的滑铁卢!所有希望之门全在女儿面前关上了,最后还是女儿最不想呆的武汉、最不想上的武大收留了她。命运弄人!我们当时的不作为不努力再次让女儿失去了她自认为的绝对可上的保底的大学。

回过头想,要是女儿自主时通过了M大的自主招生,说不准就可避免那过被退档的霉运了呢?

就说上武大吧,如果当时过了其自主招生也可进校时加分选专业啊,那也比裸拼强啊!

由此可见,不管平时成绩如何,我认为学生在高考前不利用好自主招生那就是拱手放弃了一次机会。如果分析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按高中低三个层次为孩子各报一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并尽全力做好一切准备并且通过的话,那最后不论高考成绩如何被理想的学校录取的可能还是大多了的。好比上战场一样,别人是十八般武艺加全副武装你却赤手空拳,即使实力相当,也不一定胜算啊,更何况有实力差距的前提下呢,你不武装那是绝对死定了的!

再就是湖北的考生如果能过武大华科的自主招生,那可是只过一本线就可上的,多诱人多有保障啊,一本和武大华科的投档线可是有40-60分差距的,后来的考生及家长可不要错过这一机会了。

回首女儿的高中三年 留下的几点经验及教训(一)

回首女儿的高中三年 留下的几点经验及教训(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